top of page

       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占地550萬平方公里,是全球最大雨林,被稱作地球之肺,近日飽受大火蹂躪。世新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蔡彣涓表示,亞馬遜每年的7月至11月會因乾旱發生大火,屬於自然現象。不過近年來發生大火的頻率逐年上升,這次因為大火延燒數日,才引起全球關注。

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陳治宇認為,這場雨林大火是天災和人禍的共同作用。天乾物燥是雨林時常會面臨的問題,天災已經難以避免,而人類卻又大量砍伐樹木,開墾、燒毀雨林,最終造成了令人扼腕的災難。

      陳治宇指出,大火不僅燒掉了雨林,同時也對地球與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,其中包括加速全球暖化。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唐安表示,這場大火是個警示,是人類不規模開發導致氣候異常,如果再不採取策略,雨林發生大火就會演變成不可逆的自然災害。他認為最大的受害者是當地的原住民,雨林提供他們糧食、住處、天然藥品等,對他們而言,雨林是神聖之地。

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孔祥明也指出,唯一正面影響是能喚起人類保護意識的覺醒,喪失雨林後不僅生物界受到極大威脅,氣候也會有所變化,尤其是中南美洲首當其衝。

但巴西政府卻沒有採取任何具體行為,引起各界更多的關注。在巴西總統上任的短短八個月內,他不注重環境保護,反而鼓勵當地農民砍伐森林,後來在國際壓力之下才派軍隊滅火。

環保為先 經濟為後

       陳治宇表示,要在經濟與環境保護上找到平衡,這並不是件易事。顯然地,巴西政府更著重經濟方面的發展,當地民眾開墾雨林進行放牧業、伐木業等來促進經濟。而孔祥明認為,經濟與環保要平衡是取決於人類的價值觀與心態。由此事件來看,巴西政府立場非常明確,只要在總統任期期間不出亂子,這一切都不是問題,環境的爛攤子就讓下一任的統治者來解決與處理。

但環境保護比經濟發展更重要。台北市議員阮昭雄表示,發展良好的經濟不該只是追求農漁業類的發展,現在的經濟不再以傳統的模式進行。另外,他也強調,環境若遭受破壞將無法恢復,經濟與環保絕對是以後者為優先。

      阮昭雄表示,開發中國家發展經濟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發。他認為巴西政府因經濟利益而不重視環境保護固然有錯,但其他國家不應該只是一昧地譴責,應該找出問題的根源,協助巴西一同面對難關,促使其經濟能夠順利發展,同時又能夠保護自然環境。

熱帶雨林提供許多益處,不但可以減緩氣候變遷,同時也是生物多樣性的基地。然而這些益處並非巴西獨有,而是全世界共享的寶貴資源,國際必須採取措施,例如:促進巴西政府保護熱帶雨林或是提高破壞成本。國家同樣擁有雨林的印尼華裔林永孝提及,印尼同為熱帶雨林國家,政府也會砍伐雨林進行各種貿易活動,但會嚴格遵循法條。近年來,印尼也因全球暖化開始注重環保,同時也實行環保策略。

      為了保護雨林,唐安指出,有些知名品牌已經宣布將暫停從巴西採購皮革製品,他們也希望知名連鎖速食業者可以積極採取行動,一同保護雨林。

bottom of page